在圣诞的夜晚,给大家带来一点心灵的回忆.......
我们是生于六十年代末、成长于七十、八十年代,奋斗于九十年代、失业于九十年代末,就业奋斗于二十世纪,每一个年代都是我们最好的回忆,就让这个视频和文字,在这样的夜晚,一点一点回忆我们的童年时代、成长时代、奋斗时代……,回忆着那份纯真的感觉,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。我们无奈 ,因为我们存在,我们存在,实在是无奈,我们生于六十年代末、七十年代。七十年代是一个纯朴的年代,以前的那份纯真都留给哪个年代,我们有的只是对那份纯真的回忆。
还记得那时候我们走在七十年代、八十年代的大街上吗?那个时候基本都骑自行车,我还记得我们家买得那辆飞鸽牌自行车情景,一家人兴备一个晚上,都睡不着。从此那辆飞鸽牌自行车成了我们家的一员,那时候我们住的都是瓦房,最高的楼房也只有四层高,道路也是很窄,还有乡间小路,十字街头基本上没有红绿灯,那时侯的驴车基本上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,除了驴车,马车外,就是解放牌大汽车,还有就是红旗小轿车,里面坐的基本上都是官官。那时侯的火车基本是烧炭的,坐火车去天安们广场,是每一个像我这样的娃娃最大人生梦想,那个时候上天安门的人民群众基本上是不能随意乱挥手的,能去北戴河避个暑看个海的基本上都是干部,上个庙烧个香基本上是不要门票的,那个时候故宫一张门票一毛一张,基本上相当于吃两根冰棍的样子,还有爬长城当好汉基本上是一个全民性的乐事,长城上也是需要警察叔叔严打各类犯罪分子的,还记得吗?那时侯的城里人乡下人,生活基本雷同,还记得这些口号吗?‘农业学大寨,工业学大庆,’‘人是铁,饭是钢,’等等,那时侯人的饭量基本上都是很大的,干活基本上都是按工分计算的,那时干农活的姑娘基本上是最美的,人人都有班上,几乎没有下岗,那时侯大家穿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,绿。女人穿裙子基本上最多露到小腿肚子以上一点,都穿得比较含蓄。我依稀还记得我穿得布鞋,是母亲一针一线捺出来的,衣服是母亲一针一线改出来的,那个时候买物品都需要凭票购买,如粮票、布票、邮票等等,那时侯很少有私营老板,卖凉粉的基本上就算是个老板,那时侯卖调料的基本上都叫十三香,所有的商店都是合作社,那时侯的猪肉基本上都是食品公司垄断的,一斤大肉为0.5-1.1元,那时侯我们养鸡,基本上都是用来吃的,很少用来卖得,那时侯的市场基本上都没有棚子的,都兴赶集。你还记得我们拎着瓶子打酱油的情景吗,还记得那时侯的医生基本上都叫赤脚医生,还记得街上海报上的内容吗?基本上都是写着计划生育,那时侯的电影投资基本上都没有上亿,那时侯的电影大多是露天放映的,在我的记忆里,单位的礼堂,大操场便是固定的放映场地,还记得我们最喜欢看的电影吗?如《上甘岭》《神秘的大佛》、《霍元甲》、《少林寺》、电视剧《渴望》《昨夜星辰》等等。还记得我们最喜欢听的歌曲吗?如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》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《军港之夜》《军民大生产》《昨夜星辰》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《妈妈的吻》《水手》等等,也正是这些生活的经历、歌曲、电影伴随着我们长大,感染着我们,到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,流行音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,《潇洒走一回》《大约在冬季》《纤夫的爱》《忘情水》《新鸳鸯蝴蝶梦》《我想有个家》等等,而不止一次地感动过我们。我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,道路宽了,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那时候我们的最大的愿望,拿个好文凭,找个好工作,再就是拼命的学习,考上大学是每一个像我这样的乡里,城里娃娃的最大人生梦想,在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纪初,大学生不包分配,合同制,聘用制,下岗经商,失业,再就业等字眼走进了我们的生活,随着减人增效,下岗分流的改革,我们当中有不少的人就此失业了,我依稀记得我也是在98年年底给减下来的,至今浪迹在生存的十字街头,为了生存我不停奔波在这个城市的边缘,感到了生活承重的压力,从此我们手中再没有金饭碗了,为了生活,我们只有奋斗拼搏在这个时代,在每一个招聘现场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,那时候我们当中,有的人平步青云,有人怀才不遇,有人欢笑,也有人哭泣,他们在生活中承受着不同的压力,感受着不同的遭遇,感受着自己的那份纯真的岁月,我们回忆我们增经的故事,感受着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经历,除了这些,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回忆得, 每个年代真的有很多的故事,特别是在这样的夜晚,听着那个时代的歌曲,看着那个时代的照片,就让它一幕幕地播,一幕幕地回忆,回忆着那份纯真、回忆着那份美好的回忆、回忆着那份已失去的感动……。